经期总是腹痛?看看中医怎么说

经期腹痛,中医称之为“痛经”,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。中医认为,痛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,主要包括外感及内伤两大病因,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:
一、外感因素

寒湿凝滞:经期受寒或久居阴冷寒湿之地,寒邪凝滞于胞宫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从而产生疼痛。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,得热则减。

气滞血瘀:多由情志抑郁或愤怒伤肝引起,导致气机不利,气血运行不畅,产生瘀血,进而引发疼痛。患者常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、月经量较少、行经不畅或有血块等症状,血块排出后疼痛可减轻。

二、内伤因素

气血亏虚:疾病损耗或脾胃功能失常导致气血不充,胞宫失养,从而产生疼痛。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月经量少、色淡质稀等症状。

肝肾虚损: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多产房劳导致肝肾亏损,冲任精血不足,胞宫失于濡养而发生疼痛。患者可能伴有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等症状。

三、中医治疗方法
针对经期腹痛,中医有多种治疗方法,包括:

腹部热敷:使用热毛巾或暖水袋进行腹部热敷,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。

中医针灸:通过针灸相应穴位,促进淤血排出,避免子宫过度收缩,从而缓解疼痛。

艾灸: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,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,缓解淤血阻滞引起的痛经。

拔罐:拔罐能活血化瘀、祛寒除湿,有助于改善宫寒引起的痛经。

中药治疗: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,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。如气滞血瘀型患者可服用少腹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的中药;寒湿凝滞型患者可选用温经散寒的中药进行调理。

四、日常调护

注意保暖:经期应避免受凉,尤其是腹部和腰部,以免加重痛经。

饮食调理:经期应饮食清淡易消化,避免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可适量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,如红枣、桂圆等。

情绪调节: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气血运行。

适量运动:经期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体力活动,促进气血流通,但应避免剧烈运动。

总之,中医对于经期腹痛的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原则,通过辨证施治达到缓解疼痛、调理身体的目的。同时患者也应注意日常调护和情绪管理以辅助治疗和预防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