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胃胀?3个中医方法,给胃“消消气”

许多人时常遭受胃胀气的困扰,却对其根源知之甚少。尽管胃胀气不直接威胁生命,但它无疑干扰了日常生活与工作,严重时甚至影响睡眠质量。腹胀的成因错综复杂,涵盖了多种疾病因素及生活习惯问题。

疾病因素:

消化道疾病:急性胃炎、胃糜烂、胃溃疡、胃癌等胃部疾病,以及肠炎、肠道菌群失调、肠梗阻、便秘、肠癌等肠道问题,均可引发腹胀。
消化道外疾病:胆囊炎、胰腺炎、肝炎(急慢性)、肝硬化、肝癌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,同样可能伴随腹胀症状。

非疾病因素:

不良饮食习惯:暴饮暴食,尤其是过量摄入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及酒精,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,产生过多气体,引起腹胀。
吞咽空气:吃饭时谈笑风生或进食过快,容易吞咽大量空气,进而引发腹胀。
精神心理因素:长期处于精神紧张、焦虑状态或工作压力大的人,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,食物在消化道内滞留发酵产生气体,又因蠕动不足难以排出,从而加重腹胀。
食物选择:某些食物如芋头、洋葱、地瓜、土豆、花生、奶油制品、慕斯及甜食等易产气,过量食用易导致腹胀。
环境因素:寒冷刺激可能影响胃肠功能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进而引发腹胀。

中医理论认为,腹胀多由酒食所伤、情志郁结、黄疸积聚等内外因素所致,可分为虚胀与实胀。具体类型包括:

肝郁气滞型:表现为两肋发胀,生气时加重,排气后减轻,与情志抑郁密切相关。
脾胃食积型:常见症状为腹胀伴口臭、反酸,多见于暴饮暴食或应酬频繁者。
痰湿内积型:腹部庞大、肌肉松软,伴有四肢乏力沉重、头脑不清醒,为痰湿阻遏中焦所致。
脾肾阳虚型:腹胀伴畏寒怕凉,受寒后症状加重,与中焦气化无力有关。

手动顺气法:按摩中脘穴,从心窝沿直线推至下腹部,重复50次,力度适中以带动皮下肌肉为宜。之后,再按揉中脘穴3分钟,有助于缓解腹胀。注意,孕产妇应避免此操作,且最好在饭后1小时进行。

捏脊疗法:通过捏提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,调理脾胃功能,促进气血流通,缓解腹胀。此方法尤其适合儿童。

八段锦调理脾胃式:练习八段锦中的“调理脾胃需单举”一式,通过特定动作强健脾胃,特别适合焦虑、饮食不规律、常感腹胀的人群。此功法旨在通过调和脾胃气机,从根本上改善腹胀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