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兰故城遗址,位于巴州若羌县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西岸的荒原上。总面积10万平方米,近似方形。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楼兰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城郭之一,是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咽喉,是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地。西汉中央政权在此屯田;魏晋和前凉政权在此设西域长史,管理新疆地区。
公元前60年,西汉统一西域以来,汉语作为西域的官方语言广泛使用。楼兰故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汉文文书,内容主要是当地行政机构和驻军的各项公文及公私往来信件。其中发现的《战国策·楚策》抄本,是当地居民学习和使用汉文典籍的明证。出土的写有“西域长史”、“李柏”的《李柏文书》直接证明,魏晋到前凉时期,中原王朝治理西域的行政机构——西域长史府,就设置在楼兰。遗址周围发现有大量屯田遗址,出土的汉文文书显示屯田的人员中既有大量来自中原的士卒,也有当地少数民族,印证了楼兰地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。
楼兰城东北是佛塔,出土过佛教遗物。遗址以西的墓葬出土的汉晋厢式彩棺,绘有玉璧、八瓣莲花、带翼白虎、祥云瑞草等反映佛教、道教、儒家思想的纹饰,也绘有体现游牧文化中斗戏的骆驼撕咬图,说明2000年前,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的深刻影响和道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。
楼兰故城遗址印证了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事实、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的历史事实、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事实、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的历史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