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孝宗时期,岭南有一个名叫莫求仕的书生,生得眉清目秀、仪表堂堂,且饱读诗书,才思敏捷。他家境虽非大富大贵,却也殷实有余,在当地也算是小康之家。照理说,这样的条件在婚姻市场上应是颇受欢迎的,可不知为何,莫求仕早已到了适婚之龄,家里委托媒婆四处奔波说亲,却如石沉大海,毫无成果。父母为此唉声叹气,时常念叨:“儿啊,你说你这条件也不差,怎么就说不上一门亲事呢?也不知月老把你的姻缘红线,牵到啥地方去了?” 莫求仕自己也颇为烦恼,这婚事就像一片乌云,始终笼罩在他心头。于是,他索性带着书童出外游玩,想借山水之美驱散心中的阴霾。
这一日,他来到一座古庵。这座古庵隐匿于山林之间,周围绿树成荫,溪水潺潺,环境清幽雅致,庵内更是安静祥和。莫求仕一见便心生欢喜,决定在此寄宿,安心读书。古庵的师太是一位白头发的老尼,她面容慈祥,目光中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,一看便知是颇有些修行的。莫求仕与她交谈起来,发现师太的话语犹如山间清泉,滋润心田,且话里常常暗藏禅意,充满智慧,让莫求仕自愧不如。
两人常常一边下象棋一边闲聊,莫求仕每每听了师太的话,都会感慨:“古人讲,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师太的话,老是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,好多心里纠结的事儿,一下子就没了,真没白来这儿啊!”有一天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洒在庵中的石桌上,两人正沉浸在棋局之中。这时,家仆风尘仆仆地赶来,手持着父母的书信。莫求仕赶忙接过,展开书信细细阅读。
父母在信中再次提及他的婚姻大事,字里行间满是忧虑与期望。信中说,希望他在外游玩的时候,务必留心周围有没有合适的姑娘,切莫错过机会,以免耽搁了终身大事。莫求仕看完信后,重重地叹了口气,眉头紧紧皱起,心中的烦恼又重新涌上心头。师太见状,轻声询问他为何事增添烦恼。
莫求仕便将自己的婚事一五一十地告知师太。师太听后,微微一笑,说道:“姻缘都是老天爷定好的,就像那山间的溪流,自有它的流向,你就莫要徒增烦恼了。你的婚姻啊,得在十三年后才会实现,现在着急也是无用。” 莫求仕听闻此言,大为吃惊,他瞪大了眼睛问道:“再过十三年,我岂不是年近四十了?为何我的姻缘动得如此之晚?” 师太笑着说:“小友,这事儿我要是给你解释,你必定不会相信,你还是去问当事人月老吧。” 莫求仕又惊了一下,心中半信半疑,问道:“真有月老啊?我又如何得见?” 师太不紧不慢地说:“明日便是十五,等到月亮升到半空的时候,你带着酒食到山顶去。山顶上有一块巨石,名叫飞来石,那上面有个人正在睡懒觉,那便是月老了。不过,能否见到他,还得看你的机缘。” 莫求仕听了,心中既好奇又期待,赶紧站起来向师太行礼,感谢她的指点。
第二天傍晚,莫求仕早早地吩咐书童,到附近集市上最大的酒馆里,定制了一份丰盛的酒菜。那酒馆的掌柜听闻是为山上古庵的客人准备的,格外用心,精心挑选了上等的食材,烹制出一道道美味佳肴。书童将酒菜仔细地用食盒装好,包得严严实实的,确保香气不会外泄。
当月亮缓缓升到半空,银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,莫求仕怀着忐忑的心情,独自提着食盒,踏上了通往山顶的小路。山路崎岖,但莫求仕一心想着即将见到月老,脚下的步伐愈发坚定。
终于,他登上了山顶,果然看到飞来石上躺着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。那老头侧卧在石上,似乎睡得正香,月光洒在他身上,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。莫求仕轻手轻脚地走到老头跟前,恭敬地弯腰问道:“请问,老伯是月老先生吗?” 老头被他的声音惊扰,缓缓睁开眼,皱着眉头呵斥道:“哪来的俗人?味儿难闻死了,快走快走。月老就是月老,加个先生干啥,我又不是迂腐的教书先生!”
莫求仕赶忙打开食盒,笑着说:“晚辈专门来孝敬月老的。” 刹那间,酒菜的香气弥漫开来。月老闻到这诱人的香味,顿时来了精神,一跃而起,抢过食盒里的酒菜就吃。
他边吃边高兴地说道:“好小子,知道我喜欢吃酒,心意不错。” 只见月老风卷残云般将酒菜一扫而空,吃饱喝足后,他惬意地拍着肚皮,心满意足地说:“说吧,你找我有什么事?” 莫求仕深吸一口气,说出了自己的名字,然后小心翼翼地询问自己的婚姻大事。月老听后,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。
那册子看上去年代久远,纸张已经泛黄,边缘也有些磨损。月老翻开册子,开始寻找起来。莫求仕好奇地凑过去观看,只见册子上满是蝌蚪一样的文字,那些文字仿佛有生命一般,在纸面上扭动着,他根本看不懂。月老的手指在册子上缓缓滑动,终于检索到莫求仕的名字,他看了两眼,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事,猛地合上书,尴尬地笑着说:“嘿嘿,不好意思啊,你的婚姻大事,完全是我给耽搁了。喝酒误事,这话一点也不假呀。”
月老接着解释道,原来每个人一出生,他就会在其脚腕子上系上一根红线,红线的另一头便系在某个女子的脚腕子上,这两人便是命中注定的夫妻。莫求仕出生的时候,月老正好参加完蟠桃盛会,喝得酩酊大醉。酒意上涌,困意来袭,他迷迷糊糊地把莫求仕的红线另一端,随手一扔,就倒头大睡去了。等到月老发现这个错误的时候,已经是去年年中了。当时他惊慌失措,四处寻找合适的人选,最后在慌乱之中,把红线拴在了一个小女娃身上。
也就是说,莫求仕命中注定的妻子,目前才两岁多,正如师太所言,十三年之后,才能有姻缘。莫求仕得知真相后,真是哭笑不得,心中五味杂陈,但事已至此,也无可奈何,只能安慰自己,虽然晚一点,但好歹有个妻子在前方等着自己。莫求仕沉默了一会儿,突然心中涌起一丝好奇,问道:“原先本该属于我的妻子,她现在怎么样了?” 月老脸上露出一丝歉意,说道:“她做了财主的小妾了,就因为我的失误,她成不了正妻。”
月老叹了口气,继续解释说,这世间的姻缘并非人人都有定数,能够明媒正娶、相伴一生的夫妻,那都是上辈子修来的莫大福气。那些没有被月老拴上红线的人,男人要么看破红尘出家为僧,要么孤独终老,女人则大多会成为没有名分的小妾,命运十分坎坷。说到这儿,月老愤愤不平地说:“可恨的是世人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,竟然不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姻缘。夫妻如果分开,另行婚配,都不是月老指定的,会消耗自身的福气,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。”
莫求仕听了月老的话,犹如被一道闪电击中,心中顿时豁然开朗,他起身就要告辞。月老突然伸手拦住他,说道:“且慢,你的妻子目前正在遭逢灾难,你赶快随我去搭救。” 说完,月老手中凭空出现一根红线,轻轻一甩,红线便缠在莫求仕的手腕上。紧接着,月老拉着莫求仕踩上一片云彩。那云彩软绵绵的,像棉花一样,却又稳稳地托着他们腾空而起。
飞了一会儿,他们来到一片树林上方。向下望去,只见下面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,一群强盗正挥舞着刀剑,在树林里烧杀抢掠。妇女的哭喊声、婴儿的啼哭声和强盗的狂笑声交织在一起,场面十分混乱。只见一名妇人抱着一名婴儿,跌跌撞撞地逃出树林。她的头发散乱,衣服也被撕破了几处,眼神中充满了恐惧。一名强盗眼尖,看到了她们,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,挥舞着大刀追了上来,举刀就砍向婴儿。
说时迟那时快,月老急忙将莫求仕往下一推,莫求仕只感觉耳边风声呼啸,身体急速下坠,正巧撞在那名强盗身上。强盗被这突如其来的撞击撞得向后飞去,手中的大刀也脱手而出,“哐当” 一声掉落在地,他自己则当场死去。
莫求仕顾不上身体的疼痛,赶紧爬起来,保护着妇人和婴儿,朝着前方的小镇奔去。他们一路狂奔,身后的火光和喊杀声渐渐远去。
终于,他们逃到了前面的小镇上,在一处客栈落脚。此时的莫求仕已是气喘吁吁,衣衫不整。经过询问,莫求仕才知道,原来这妇女是奶妈,婴儿是个女孩。她的主人是一名官员,此次带着家属赴任,因为路途遥远,错过了宿头,无奈之下在树林里搭建帐篷过夜,想不到竟遭到了强盗的毒手。
天亮后,莫求仕顾不上休息,立刻去报官。差役们迅速赶到树林查看,只见官员一家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,惨不忍睹,现场一片狼藉。当地官员面色凝重,立即行文向上司申报此事。莫求仕心中不忍,想要帮助奶妈和婴儿,便提出让她们到他家落脚。奶妈感激涕零,但她还是拒绝了,她坚定地说:“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,但我要带着小主人,投奔小主人的叔父,叔父在都城为官,小主人在那里会得到更好的照顾。” 莫求仕见她心意已决,也不再勉强。他租了一辆马车,又从身上拿出几两碎银和一个价值不菲的玉佩,递给奶妈,说道:“这些钱物你拿着路上用,希望你们一路平安。” 奶妈千恩万谢后,带着婴儿坐上马车,启程前往都城。
莫求仕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,心中默默为她们祈祷。此后,莫求仕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。他深知自己的姻缘还需等待,便更加刻苦地读书。在这期间,他经历了许多挫折,有学问上的难题,也有生活中的困苦,但每次他想要放弃的时候,就会想起月老的话,想起远方还有一个女子在等待着自己,便又重新燃起斗志。
十几年的时光匆匆而过,莫求仕终于考中了进士,这一消息传遍了整个岭南。他被分配到户部担任最低等的官员。户部的主管官员是一位刚正不阿、眼光独到之人,名叫林大人。林大人在官场多年,见过形形色色的官员,一眼就看出莫求仕身上的不凡之处。莫求仕虽然官职低微,但处理事务井井有条,对钱财账目之事极为细心,且他饱读诗书所培养出的儒雅气质在一众官员中也显得颇为出众。
林大人有一个未满十七岁的女儿,名叫婉清。婉清生得眉清目秀,温婉可人,且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林大人视女儿为掌上明珠,对她的终身大事自然也是格外上心。他见莫求仕品行端正、才学出众,心中便有了将女儿许配给他的想法。有一日,林大人特意将莫求仕叫到书房,一番寒暄之后,便切入正题。林大人说道:“莫贤侄,我见你为人忠厚,才学不凡,在这户部之中也是难得的人才。我家中有一小女,年方十七,尚未婚配。我观你二人甚是相配,不知贤侄意下如何?” 莫求仕听闻此言,心中一惊,他没想到林大人竟有如此想法。他赶忙行礼说道:“大人厚爱,小侄感激不尽。只是小侄何德何能,能得大人如此垂青。” 林大人摆摆手,笑着说:“贤侄不必过谦,我相信自己的眼光。” 莫求仕心中思索,自己的姻缘既然是天定,如今林大人提出此事,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。于是,他便恭敬地答应了这门亲事。
很快,莫求仕和婉清的婚事便提上了日程。婚礼当日,张灯结彩,热闹非凡。宾客们纷纷前来祝贺,称赞这是一对才子佳人的结合。莫求仕身着喜服,心中既紧张又期待。当他轻轻挑起婉清的红盖头时,新娘端详着莫求仕,眼中满是惊喜,她惊讶地说道:“原来是恩公!”
原来,婉清正是莫求仕当初救助的那个女婴。当年奶妈带着她投奔在都城为官的叔父,也就是林大人。林大人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,将她养在府中。婉清认了奶妈为干妈,二人一直住在一起。
奶妈从未忘记莫求仕的救命之恩,她凭着记忆,让画匠给莫求仕画了像,贴在婉清的床头,从小就教育婉清,这是她们的救命恩人,要铭记在心。所以婉清一眼就认出了莫求仕。莫求仕此时也恍然大悟,心中感叹命运的奇妙。他紧紧握住婉清的手,说道:“原来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,娘子,我们真是缘分匪浅。” 婉清羞涩地低下头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婚后,莫求仕和婉清恩恩爱爱。莫求仕在官场努力工作,婉清则在家中操持家务,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。他们相互扶持,无论是莫求仕在仕途上遇到困难,还是婉清在生活中有烦恼,两人都会共同面对。他们一生忠贞不渝,成为众人羡慕的一对佳偶。他们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,人们都感叹姻缘天定,不可强求,而珍惜眼前人则是幸福的秘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