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二章中提到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,这句话通常被解读为:放下争执,以和谐的心态获得他人的尊敬,从而让全世界都无法与你争夺。但《道德经》中的“不争”真的就是这个意思吗?认真想想,这种理解似乎有些片面。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来回顾道家大师庄子讲过的两个故事。
有一次,庄子与弟子们在山上学习时,看到一些伐木工正在砍树。庄子问他们:“你们觉得哪种树木最容易被砍?”弟子们回答:“当然是适合做房梁和船只的树。”庄子随后指着一棵高大的臭椿树问:“那这棵树为什么还没被砍呢?”弟子们感到困惑,于是去询问伐木工。得知这棵树因其形状奇特和木质低劣,根本没有用处。这意味着,适用的树木被砍伐,而无用的树木却得以存活。弟子们问:“老师,您是想教我们隐藏才华以避免祸害吗?”庄子微笑着说:“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。”
后来,庄子带弟子们下山,到了一户农家。农家主人想杀鹅招待客人,但杀鹅时场面混乱,院子里一片乌烟瘴气。然而,门前那只神态自若、不慌不忙的鹅却安全无恙。弟子们好奇,问:“为什么主人不杀这只鹅?”农家主人笑着说道:“这只鹅会叫,声音清脆悦耳,如同山泉流淌,因此我不忍心杀掉它。”于是,这只特长的鹅得以活命,而那些平凡无奇的鹅却被淘汰。这两个故事似乎有些矛盾:究竟是应该隐藏自己的才能,还是应该表现出来呢?弟子们对此感到困惑,向庄子请教。庄子深指出:“君子要在椿木与雁鸟之间找到平衡。当面临危险时,要懂得隐藏自己的才能;而在能借助才华生存的时机下,则应适时展现自己的特长。同时,还要灵活如龙蛇,环境允许时可像龙一样在空中翱翔;而在危险时,就需像蛇那样在地上匍匐,与小虫共存。”
通过庄子的故事,我们明白在斗争与不斗争之间,还有第三种选择。盲目争斗可能导致成为众矢之的,而适当地隐藏与表现才能让我们在不同环境中找到生存之道。一味谦让可能让人觉得软弱,从而错失机会,甚至被淘汰。因此,适时争取和必要时谦让才是真正的智慧。至于老子的《道德经》为什么强调“不争”而不提“争”,是因为争斗是人之常情,无需特别强调。理解并践行“不争”理念,树立和谐友好的形象,可以有效减少竞争带来的阻碍。只有在机遇成熟时,才能一鸣惊人,腾飞发展。若过早亮相,可能会失去竞争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