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知识体系深受西方学术体系影响的背景下,探讨“国学”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,因为传统知识体系与现代西方知识体系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。然而,鉴于哲学作为一切学科基础的核心地位,当我们尝试以西学视角解析“国学”精髓时,哲学无疑成为了一个最适宜的切入点。中华书局出版的《国学要义》,巧妙地在尊重国学传统的同时,实现了中西知识的融合,作者夏海依据清代学者强调的义理、辞章、考据三大标准,明确将本书聚焦于“义理学国学”,这一选择精准地捕捉到了国学的核心所在。
通读《国学要义》,不难发现,书中所揭示的中国哲学或义理,正是通往国学殿堂的关键路径。尽管哲学视角下的国学边界已相对清晰,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仍需进一步细化探讨。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,中国文化思想可概括为“三教九流”,其中儒、道、佛三教尤为核心。因此,《国学要义》聚焦于儒道两家,既是对作者智慧的选择,也是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国学的有效途径,尽管佛学源自异域,但其精髓已深植本土文化之中,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东西方哲学,本质上都是对存在的深刻反思,而这一反思过程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与构建。语言不仅是哲学思考的媒介,更是哲学思想本身的组成部分。当我们将儒家与道家的哲学视为探索国学要义的关键时,对传统哲学语言的理解便成为解读的基石。通过语言的透镜,我们能够超越物质层面的束缚,直达国学深层的形而上义理。
鉴于语言与哲学的紧密关联,以及义理探索中源头回溯的特性,《国学要义》将阐释的重心放在了儒道两家的经典文献与核心概念上,这是逻辑上的必然结果。经典是义理的源泉,概念则是思想的结晶。通过对《老子》、《四书》等核心经典及“道”、“仁”、“义”等关键概念的深入剖析,读者能够逐步把握国学的精髓,避免迷失方向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《四书》虽形成于宋代,但其经典地位不容置疑,且相较于《六经》,它在义理阐述上更为系统、清晰,更适合初学者入门。《国学要义》精选的十个核心概念中,“道”虽源自道家,但在儒家思想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,展现了儒道两家虽路径不同却共享某些核心价值的特点。
此外,阅读《国学要义》时,还需关注知识与价值之间的微妙关系。概念的解析与经典的研读首先是在知识层面展开的,但知识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。若忽视这一点,可能导致对义理理解的浅尝辄止。夏海先生撰写此书,旨在分享其深厚的国学修为,并强调国学不仅是修身养性的学问,更是指导人生实践的智慧。因此,读者需具备对知识与价值之间关系的敏锐洞察,方能真正领略到国学要义的博大精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