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沈阳人不知道的,冷门沈阳民俗

沈阳,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。在外地人眼里,沈阳二字并不陌生,这座城市似乎是一个代表东北的文化符号。

沈阳文化底蕴深厚,素有“一朝发祥地,两代帝王都”之称,拥有驰誉五洲的满清宫阙,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人文景观。她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在斑驳的岁月长河中流淌,铭刻古今,但仍有一些民俗并不广为人知。

今天,就带大家了解那些就算是沈阳人也可能不知道的冷门沈阳民俗。

古时候称山南水北为阳,沈阳因南临古沈水,即如今的浑河,因得名沈阳。而浑河通向大海,就让我们先来看看“沈阳与海”的故事。

一、沈阳人也拜妈祖

很多人沈阳人不知道,沈阳人曾经居然有拜妈祖的民俗。其实,沈阳不仅拜妈祖,还有两个妈祖庙:一个是天后宫,一个是山东庙。 

天后宫位于原沈阳二十六中学东北角,其遗址尚存。据史料记载,怀远门外还有一座山东客商修建的山东庙也供奉妈祖,其原址应在一经二小学附近,如今该建筑已不存在,但仍有山东庙巷等地名。  

可是沈阳并不临海,为什么也会出现供奉妈祖的寺庙呢?

这是因为浑河早年水运很发达,可以直通营口入海。清朝乾隆年间,陪都盛京(今沈阳)商贾行市兴盛,关内南方各省的生意人纷纷奔赴东北经商。当时,福建商人陈应龙也做起了东北土特产生意。 由于海上经常出事,他多次经商失败。于是他在妈祖面前许愿:如果船只一路平安,一定在盛京为妈祖修建一座庙。此后,陈应龙的货船一帆风顺,财运亨通。  

于是,乾隆四十七年(1782 年),他筹巨资在盛京修建了天后宫,为闽江会馆,虔诚供奉妈祖娘娘。天后宫规模宏大,风格独特,每年都有集会在此举行,十分热闹。在刘世英所著的《陪都纪略》中有诗赞叹:“闽江会馆,工程不凡,开庙之日,重九重三。”可见沈阳妈祖庙的盛况。

二、沈阳人为什么爱吃鸡架

鸡架是沈阳的乡愁,是沈阳人念念不忘的味道。最香莫过骨边肉,“没有一只鸡能端着架子离开沈阳”。然而慕名而来的食客和新辈代沈阳人不知道是,沈阳人爱吃鸡架背后,有着一段苦涩的历史记忆,饱含老工业城市的辛酸。

上世纪80年代末,沈阳则拥有着全东北最大的国营养鸡场。养鸡场的鸡用于出口。为了配合出口检疫需要,整鸡被分切成鸡腿肉、鸡胸肉等再进行塑封,鸡架成了无法出口的边角料。 鸡架,像是个骨架做成的笼子。肋骨撑在外面,看着个子很大,里面却空空的。有肉的地方都被拆掉了,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肉粘连在骨头上,薄薄一层。一个鸡架,像极了大下岗时代被掏空的东北。

下岗潮时期,一些店家低价买走鸡架熬汤,又把煮过的鸡架洒上辣椒油、榨菜等调料,做成另外一道美食,却意外获得了食客的偏爱。价格实惠的鸡架,就这样成了沈阳人心中的最佳下酒菜,鸡架——这一无产阶级料理就此诞生。

三、落选“国宝”的沈阳相声现状

​现如今,沈阳共有1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,然而呼声很高的沈阳相声却榜上无名。有着140多年历史的沈阳相声多次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擦肩而过,人们不禁要问:沈阳相声,你到底咋啦?  

从沈阳相声的历史说起,清光绪末年,北京相声艺人范有缘、朱天瑞定居沈阳。1921年,北京相声艺人冯昆志一家来到东北组成“冯家相声班”,活跃于东三省,逐渐形成适应东北人口味的沈阳相声。 

沈阳相声的特点是火爆脆快,题材丰富,内容针砭时弊,辛辣幽默,讽刺强烈,同北京相声、天津相声形成鼎足之势。而后来的杨振华、金炳昶、王志涛、陈连仲,更是将沈阳相声推到了巅峰状态。《假大空》、《好梦不长》、《台湾来信》等经典段子很快为全国观众所熟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