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中药有哪些讲究?这样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!

“病之愈不愈,不但方必中病,方虽中病;而服之不得其法,则非特无功,而反有害,此不可不知也。”  由此可见,服用中药汤剂能否奏效,除了处方是否对症,还得讲究服药的方法。具体可从服用时间、服用温度等方面把握。

今天,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了解中药的科学服用方法

空腹服(饭前30~60分钟)

空腹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,多用于实证,病位在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,特别是积滞、瘀血、水湿等病证。

饭后服(饭后30~60分钟)

治疗病位在心肺胸膈、胃脘以上的疾病,使用对胃肠有刺激、毒性较大的药物,宜在饭后服用。

睡前服(睡前15~30分钟)

补心脾、安心神、镇静安眠的药,及治疗积滞、胸膈病、遗尿症等的药物常睡前服。

顿服

病情较急者,要急病急治,煎好后立即服下,称为顿服;高热性疾病、传染性疾病、小儿急症等宜采用顿服法。

频服

指分数次频频饮用或含在咽喉中。凡咽喉病、呕吐病患者,宜采用频服的方法,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,较快见效。

此外,中药的服药温度也有讲究。解毒、止吐、清热药宜在药物冷却后服;平和、补益药,宜温服;解表药、治疗伤风感冒的药,宜趁热大口服下,以达到发汗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