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来,许多四字成语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故事,本期小编就带您了解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。
此典故出自于《史记 秦始皇本纪》,说的是秦始皇驾崩以后,胡亥与赵高和谋,杀了公子扶苏,篡夺了皇位,称为秦二世。接着,又任命赵高为丞相,使他掌管生杀大权。赵高妄想篡夺皇权,但又害怕群臣不服,就设法进行试验。
有一天,他利用上朝的机会,把一只鹿牵到金殿上说:“臣今天得一匹马,特地前来献给陛下。”二世看后,掩口笑道:“丞相错了,这明明是一只鹿,怎么能说成是马呢?”于是,俩人围绕是鹿还是马当着朝臣的面争议起来。赵高坚持说是马,二世坚持说是鹿。
朝廷大臣很快围绕是鹿还是马分成两派。那些耿直的臣下一口咬定是鹿,而那些惧怕赵高的臣下,为了讨好赵高,纷纷说是马。赵高要心腹记下说鹿与说马人的名字。事后,那些说马的人得到了重用,而坚持说鹿的人则惨遭到迫害。特别是对于坚持说鹿的二世胡亥怀恨在心,后来,当秦末农民起义大军逼近咸阳时,赵高果然命令他的女婿杀了胡亥。
从此,人们就借用“指鹿为马”来比喻有些人混淆是非,颠倒黑白。
“指鹿为马”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表面上的荒谬行为,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种对事实的扭曲和对真理的不容忍。当一个荒唐的谎言能够被广泛接受时,社会的严重病态就此显现。这个成语不仅可以用来形容历史上某些极端的政治行为,还能适用于现代社会对一些错误观念或扭曲真相的追随。
在当代社会,无论是在生活中,还是在职场、政治等领域,谎言和真理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看似“不合逻辑”的事情被许多人信以为真,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个人利益、社会舆论或权威地位的影响。因此,“指鹿为马”的典故也成为我们反思相关现象的重要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