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。那些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先民们,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中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,烙下了显著的生活符号。现在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我们已经很难理解传统的东北习俗中所蕴含的生活智慧。但细细品味,我们仍能在细节中窥见古代先人们勤劳和与大自然对抗的智慧。
今天,介绍下东北八大怪之一,趣味民俗“火盆土炕烤爷太”,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了,但他所代表的东北先民们对改善居住环境,对抗长期寒冷冬季的智慧,仍为人所称道!和现今火爆出圈的“围炉煮茶”,有着异曲同工的形式和乐趣!
东北,冬季漫长而寒冷,因此,人们建造房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保暖。为了实现保暖的目的,东北人将房子的方向盖成坐北朝南,由南面开大窗,这样,夏天时就可以让更多的阳光洒进来,使屋子里的日照时间更长。而在冬天,屋里取暖的主要来源就是火炕。提起东北火炕的历史,至少有千年以上。有记载是在辽金时期,那时的女真人就“环室”搭炕为床,“煴火其下,饮食起居其上”。到后来,满族人传承了火炕的传统,并在房屋的结构上有所发展。
满族人的房屋,一进大门就是灶房,也成为“外屋”或“外屋地”。而主要起居室则设计在东侧,西侧居室叫“里屋”。屋中搭建起南、西、北三面相连的“转圈炕”,俗称“万字炕”。由于南炕向阳温暖,加上“炕头儿”靠近锅灶的位置,最热乎。因此,一般由家中辈份最高的主人居住。而北炕,则是家中晚辈居住,或作烘晾粮食之用。旧时,老少几代同居一室,饮食起居均在炕上。东北的民居,都是坐北朝南的三间并排的格局,这样格局的最大好处,就是可以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,有利于采光取暖。房子是用土坯砌成,非常厚实,对屋子的保暖有很大的好处。
东北的民居,屋子有多长,火炕就有多长,人们休息的时侯,都是盘腿而坐在炕上。盘腿在东北也其特色,男人可以随便,爱怎么坐就怎么坐,女人则习惯把两条腿全压在屁股底下,讲究是两个膝盖要上下一线,这样女人便风摆荷叶般有了极美的坐姿,犹如打坐的观音一样,煞是好看。大家有事儿没事儿,都坐在炕上,烟笸箩,小酒盅,一边抽着一边喝着,事儿也就谈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