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一个命运悲惨的朝代。由于朝廷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,导致宋朝的军事力量很弱。敌人打上门来,两宋朝廷的态度都是主打买和平,极力讨好对手换取苟且偷生。因此,两次经历了亡国受辱的悲惨遭遇。
如果说北宋的灭亡是华夏民族的奇耻大辱,那么南宋的灭亡无疑是有史以来华夏民族最为悲惨的遭遇。从开国皇帝赵构开始,南宋并没有汲取北宋灭亡的教训。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依旧对武将时刻保持戒心,加之国家富庶,因此南宋还是采取北宋的外交方针对外买和平。
这时侯,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已经迅速崛起。蒙古骑兵骁勇善战,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。金国已经被蒙古铁骑打得支离破碎,南宋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自然成为了蒙古人下一个攻击目标。不过,蒙古铁骑在初期进攻南宋时遭到了南宋军民的奋勇抵抗,蒙古大汗蒙哥在进攻钓鱼台时阵亡,而吕文焕、郭靖等人死守的襄阳城也是久攻不下。
于是忽必烈拍板决定兵分两路灭宋。一支蒙古骑兵悄悄绕道西南,先灭掉了大理段氏建立的大理国,从云南北上呼应北方的蒙古骑兵双线夹击南宋朝廷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孤立无援的襄阳城最终失守。南宋的领土全部暴露在蒙古铁蹄之下,于是南宋灭亡成为了大势所趋。很快蒙古人一路东进,并一举攻破南宋都城临安。南宋军民纷纷跟随皇帝南逃。
在南逃过程中,负责组织义兵抵御蒙古大军的文天祥兵败被俘,各地州郡得知消息后也都望风而降,很快蒙古铁骑对南宋流亡朝廷形成了合围之势,这个合围的地点就在崖山。当时元军统帅是汉人张弘范,他在战败后投降元朝并成为元军的先锋官。张弘范作为先头部队,率领2万蒙古精兵和400艘战舰将三面环海的崖山团团包围。而崖山上是年仅8岁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昺、他的养母杨太后、忠臣陆秀夫、张世杰以及跟随朝廷逃难的20万南宋军民。虽然南宋流亡朝廷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,但其中多为随军家属,真正有战斗力的人不多,和2万蒙古精兵相比这20万人不堪一击。
张弘范在观察地形之后迅速下令切断了宋军的后路,令20万人被困崖山断水断粮,目的就是逼他们尽快出战。陆秀夫和张世杰也明白困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,因此决定率军迎战元军。1279年3月19日,元宋最后一战——崖山海战打响了。
面对元军包围,南宋军民毫不畏惧,他们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,势要保留汉人的最后尊严。张弘范采用火攻战术,想要借助风力一把火将宋军船只悉数焚毁。不过陆张二人早有防备,他们在战船上涂抹上淤泥,这样元军的火攻就没有达到任何效果。而面对元军不断喊话劝降,陆张二人破口大骂,大大提升了宋军的士气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崖山上的宋军开始大面积缺水缺粮,战局愈发不利。无奈之下陆张二人决定保护皇帝进行突围,另谋生路。
于是二人下令将崖山上所有建筑工事一律焚毁,将所有战舰用铁锁捆绑相连,然后一起冲向元兵的包围圈企图撞出一个缺口。但是,蒙古兵的战斗力超乎了宋军的想象。很快宋军外围的战舰已经悉数被蒙古人占领,眼看蒙古人即将攻到皇帝的龙舟。陆秀夫命左右斩断铁链,带领几艘小船向远方突围。而留在战场的其他船只眼看主帅逃走,一瞬间群龙无首尽皆被元军杀戮,至此宋军主力全军覆没。而陆秀夫与小皇帝的龙舟在几艘小船的护卫下根本冲不出包围圈,眼看大势已去,陆秀夫先将妻子儿女赶下海,然后跪在赵昺面前,说道“大势已去,陛下可愿与臣跳海殉国,以保我大宋名节”。
别看小皇帝赵昺只有8岁,但也十分有气节,他郑重说道“朕也不愿苟活世上”。于是陆秀夫背上赵昺,将玉玺系在腰间,最后回头朝杭州方向望一眼,随即义无反顾跳海殉国。随行的十几万南宋军民不愿降蒙,紧随其后全部跳海。与此同时,张世杰打算护卫杨太后继续突围,然而杨太后得知皇帝已经殉国后也随即投海自尽。张世杰含泪将太后遗体收葬后也自尽殉国。据说,在崖山海战七日之后,跳海殉国了10万南宋军民纷纷浮出水面,整个崖山海域全部被染红。
崖山海战后宋朝彻底宣告灭亡。南宋军民全部战斗到了最后一刻,无一人畏惧投降,十万军民跳海殉国,书写了大宋王朝最后的风骨,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王朝灭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