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之不足,则歌之。我们通过歌唱传递着情感,在激荡不绝的绵延中成了诗、成了曲、也成了戏。那声音回响在广阔天地,落在细柳清波的江南被佳人才子的明眸秋水婉转成了柔糯昆曲落;落在塬风纵横的西北被赳赳老秦的不折硬骨啸吼成了炽烈秦腔;落在峰岭雄奇的川渝被摧山壮士的包容进取揉纳成了百变川剧。京剧、越剧、黄梅戏、藏戏……城市曾将“不同”磨灭,但声音又将“不同”唤醒。错落的音符声调中是一方住民与一地景物的对话风物养人、人唱风物在千年传承中聆听,那属于中国的声音。
昆曲
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?
台上轻盈的水袖如流水般吟唱着古老而优雅的情歌。昆曲的腔调柔和细腻,慢慢吞吐,细致入微,因此被称为“水磨调”。从江南庭院深处吹来的清风,化作了汤显祖的文字。每一个初次接触昆曲的人,都会像杜丽娘游园时那样感叹春色的迷人。如果不亲身体验,又怎能知道其中的美好呢?尽管美好无处不在,这一切都源自江南。昆曲起源于苏州,逐渐传播到整个江南地区。在那水乡,蜿蜒的石桥和宁静的小巷,弥漫在城市中的水汽和书香,使这里孕育出的文化浸透着宁静与内涵。听着摇橹声醒来,伴随着夜雨敲打荷花入睡。饮过桂花酒酿,尝过雪花蟹斗,似乎只有江南人能体会这份情感。经过四百年的岁月,这古老的故事依然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与歌唱,因为他们最懂得,绝不能辜负这如花般的美好和匆匆流逝的时光。
秦腔
八百里秦川扬起尘土,三千万陕人齐声高唱秦腔。秦腔不仅仅属于陕西,它已经在西北大地上响遍各地。关中方言流露出激昂和刚强的韵味,梆子的敲击声和锣鼓的节奏交织在一起,高亢的唱腔如同行云流水,与昆曲的柔和对比鲜明,宛如天地两重。只有咆哮才能体现秦腔的豪迈,才能与传承秦汉风韵的人们的内在骄傲相匹配。陕西省西安市的中轴线兵马俑。秦腔的舞台是辽阔的西北,这里有黄土、高山和平原,演员的身体里流淌着高原的狂风、山岭的巨石和河流的波涛。
一踏入三秦大地,仿佛看尽千年的岁月。品一碗油泼辣子,饮一口西凤美酒,西北人将辛辣与酒香融汇成心中的豪情,发出高亢的秦腔,震撼着八百里土地。他们坚信,无论世事多么艰难,都能像秦腔一样豪迈,迸发出无尽的生命活力。
川剧
变脸在川剧中就像喷火在秦腔中一样,是其招牌技艺和绝活。每当这些绝技展现时,观众总是人山人海,座无虚席。随着面颊上不断变化的脸谱,演员们将内心的情感一一表达出来。这种将内心感受具体化的方式,在悠扬的唱腔中生动地体现了剧中的悲欢离合,同时也展现了川渝地区独特的诗意与浪漫。随着清代“两湖填四川”的大规模迁移,各种戏曲声音不断涌现,川剧的形成正是融合了众多风格。这种包容的特质,恰好与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相契合。从宏观来看,蜀地的山水壮丽,雾气笼罩着重庆。川渝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,依偎在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壤中,同时还延伸到重庆东部的山河起伏。从微观来看,火锅中的毛肚、黄喉、鸭肠,令人难以忘怀的耗儿鱼,各类食材在热腾腾的汤汁中翻滚交融。
藏戏
你还记得家乡的声音吗?
是藏戏的神圣,飘荡在青藏高原雪落的灵湖,伴随着虔诚信徒的诵经祈愿,随风散布在雪山和草原之间;还是京剧那抑扬顿挫的韵律,演绎虞姬自刎的悲壮,舞动贵妃醉酒时的万千愁绪;又或是缠绵动人的越剧、神秘华美的傩戏,以及深情款款的黄梅戏……
这些古老的声音,承载着自然和居民的滋养,唤醒了城市中被抹平的“不同”。在一代又一代的传唱中,它们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和性格。其实,这些声音早已扎根于每个人的血脉中,若俯身倾听,定能感受到那不断涌动、独一无二的中国声音。